Login
  •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Support SD-CAA

Give your strong support to San Diego Chinese America Association ! Make a donation today !

 USD

Golden Sponsors

转自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来源:侨报网 | 作者:徐一凡

中国问题专家Robert Daly &Travis Tanner:美中教育交流有益双赢

 
4月15日,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戴博(Robert Daly)和美国“十万强”基金会高级副总裁特拉维斯·坦纳(Travis Tanner)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讨论会上就“作为软实力工具的美中教育交流”发表观点。他们认可美中教育交流在增强软实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表示这是一个“真正双赢的领域”。以及教育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但同时认为美中教育交流也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现象。

戴博表示,美中之间教育交流、互相的教育输出对于增加双方的相互理解、减少误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输出对于软实力的增强也作用独特。现在中国留学生占到美国所有国际学生的1/3左右;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接受美式教育,这有利于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加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并非为了定居美国,而是学成回国;越来越多有过美国留学经历的人在中国各行各业工作,乃至成为骨干,这对两国的关系是非常有利的。戴博以一百多年前清朝派出的留学生回国后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例佐证教育交流带来的好处。

当然,中国学生来美留学首要动机从“留在美国”转向“追求最好的教育”,这也是对美国教育的激励。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增多,戴博认为对美国来说是个好现象,因为这更有利于美式价值观的传播。同时,他认为有些专业的硕士以上项目存在着中国学生过多的现象,已经深刻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种不平衡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挑战。

戴博还提到,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美国对中国知识基础扎实的教育方式却越来越“心向往之”,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在增加,相互理解也在随之增加。

“我们常常在战略竞争的领域说‘双赢’,但‘双赢’是很难的;但是教育交流是一个真正双赢的领域。”戴博说。不过,他也表达了一些以“向往中国文化”为主的美国赴华留学生全盘接受中国价值观的一丝担忧。

坦纳则介绍了他在十万强基金会工作的实际经历,表示美中教育交流正在快速发展。坦纳介绍,“十万强”项目的目标是在2010到2014年间美国有10万留学生到中国留学,这个目标已经在去年达到。但是,美国父母为子女制定的留学计划往往还是以传统的美国人留学目的地欧洲为主,坦纳认为还是应当加强宣传,增加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理解。他也表达了美国赴华的“公费”留学生还不够多的遗憾,希望国会能够建立相关项目。同时,美国相关机构应当增加对留学教育成果的评估,以留学生起到的实实在在的作用说明留学的好处。坦纳认为,从态度、财力、成果评估这三个方面同时发力,才能促进美国学生赴华留学,缓解中美教育交流不平衡的问题。坦纳还特别称赞了美中之间的高级人文交流磋商机制,认为“人与人的交流”对中美关系会起到积极作用。他举例,习近平数十年前在美国爱荷华州考察、2012年作为副主席重访老友、爱荷华州州与中方合作项目激增;人文交流对于两国关系的促进可见一斑。

中美对比新变化 中国6大优势征服美国?

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断接纳世界、参与世界游戏规则的30年。而今,中国不但需要接纳国际规则,同时也更需要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铺开,中国将以更加开拓进取的方式向四周辐射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据《人民日报》报道,财政部日前发布消息称,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名单已经确定,一共是57国,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亚洲、大洋洲、欧洲、拉美、非洲等五大洲。即便没有美国的参加,各国依然对“亚投行”还有这么高的认同度,既说明他们希望分享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成果,也反映了中国的号召力、影响力上升到新高度,中美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格局,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中国问题专家Robert Daly &Travis Tanner:美中教育交流有益双赢

(一)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

30多年前,中国经济属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行列。而早在19世纪末,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已居全球首位,此后更是借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在全球经济的霸主地位。自二战后到现在,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是世界最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相继超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是日本的两倍,达到美国的64%,步入10万亿美元行列,是目前全世界经济总量仅有的两个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一直有人唱衰中国经济。但请看这样一组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去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而美国为2.4%,欧元区为0.8%,日本为0.2%。试问:哪个国家经济不行了,经济增速还名列世界前茅?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有人预言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二)中国将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

基辛格有一句名言:“你掌握了世界金融,你就掌握了世界”。美国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一直主导世界金融不放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就是美国主导世界金融的象征,这也是美元领导世界的证明。

中国要崛起,人民币国际化就成为必须突破的瓶颈。近年来,中国先是在周边国家制造影响,让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乃至在亚洲成为实际上的硬通货,然后,与巴西、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国相互签署双边货币直接兑换的协议,人民币的世界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联合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型经济体,组成金砖国家,中国主导的金砖银行马上就要成立,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正在成立。在利益面前,美国的欧洲盟国纷纷不顾美国的反对,投奔到亚投行的怀抱。从一开始,亚投行就不是区域性银行,而是世界性银行。这说明中国主导的金融新力量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新的世界金融秩序有望重新建立。

(三)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热闹

中国与世界国家的交往,从来不讲条件,不论国家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对待,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中国主张的多极化,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拥护。中国虽然没有盟国,但朋友很多。美国极力维护单极化,为世界各国所不接受,这也是美国盟国越来越对美国说不的原因之一。

交朋友需要“韬光养晦”,也要“有所作为”。去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必须实施“大国外交”,在全球发挥更大的政治与道德影响力。观察今年开年以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大戏,中国外交拓展国家利益,重视国际道义,维护公平正义的主动进取、主动创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群”、建“朋友圈”是一种方式,在旧有朋友圈里提高发言权也是一种方式。

(四)中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过去,中美军事力量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不是“一两条街的距离”。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军事力量逐渐增强,海陆空全面发展,军舰、导弹、核武、激光武器、潜艇、飞机、卫星等方面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特别是航空母舰的开发,标志着中国军事力量进入一个新时期。

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公民安全的保障。3月底以来,随着沙特等国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也门局势陷入危机。3月26日,中国果断决定撤侨。中国军舰以最快速度将中国侨民撤离也门这个是非之地。此后,中国政府又应有关国家请求,下令海军护航编队在也门展开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国海军的快速反应,不但在国内赢得满堂喝彩,在国际社会也获得一致赞扬。

虽然中美军事实力直至今日依然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但可以看到,在过去小米加步枪的年代,中国尚且能保家卫国,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显然具备更强的维护和平的能力。

(五)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受认可

一个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最深层次的是文化影响。美国文化以人权、民主、自由等为核心,在文化生产和传播上具有强大的能量和影响,成为一个文化输出大国。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具有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世界上掀起一股“中文热”,中国儒家文化在全世界广受欢迎,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哈佛教授约瑟夫·奈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多有溢美之词,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具有相当的影响。”时下,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在这一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人群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人类历史亘古未有的社会大变革中,中国文化完全能够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固有的历史资源及世界文化资源,不断进行自我生长、自我代谢与自我创新。

(六)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将更加显著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新战略,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是表,互联互通是里,最后的结果,则是为中国打通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战略通道,沿线国家融入中国发展轨道。中国会赚钱,但赚钱还是小事,大事则是改写亚洲格局,甚至可能超越昔日辉煌时期的影响力。

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断接纳世界、参与世界游戏规则的30年。而今,中国不但需要接纳国际规则,同时也更需要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铺开,中国将以更加开拓进取的方式向四周辐射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去年11月,习近平曾在中南海瀛台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习近平说,我们之间虽然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可以在一起讨论,并且可以做到和而不同。这恰恰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素的体现。这就是,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管控好分歧,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实现合作共赢。

美国政客学者看中国:美中两国是同床异梦共命运 【徐一凡】             

中国问题专家Robert Daly &Travis Tanner:美中教育交流有益双赢

4月20日,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并且也担任过负责中国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及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的冯稼时(Thomas Fingar)在华盛顿以“同床异梦共命运”来论述美中关系。他还以亚投行为例指出,对于中国这类希望对国际体系有更大影响的行为不仅不应成为阻碍力量,反而应当问一声“我们可以帮忙吗”,这样也会使自身受益。

同床:国际秩序决定美中关系

冯稼时分析,历史上每一个时期的美中关系,其实都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美中两国所同的“床”,就是国际秩序。不论是19世纪美国随同英国、法国等比自己更强大的国家侵略中国,还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帮助中国抗日,都和当时的国际秩序息息相关。

90年代初苏联解体,美中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但是两国已经有了新的利益连结点:中国需要和美国有良好的关系达成发展的目标,美国也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受益,虽然那个时候美国需要中国比不上中国对美国的需要。当中国逐渐崛起,直到现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现在国际秩序是一个包含着美国的主导、中国的崛起等多个方面的复杂体系。对美中关系的期许正是要在这样的“国际秩序”中建立。

异梦:中国梦和美国梦有所不同

冯稼时说,“中国梦”和“美国梦”是不同的。从狭义上来说,中国梦以国家的强大、繁荣、稳定为中心,美国梦以个人的奋斗和成功为中心。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两国对国家安全的定义和看法不尽相同,中国对事关领土的问题更加敏感。中国希望自身发展的“机会窗口”不再由美国控制,而美国希望把中国更深地纳入国际体系。在对国际体系的看法和塑造方面,美中也有不同:中国希望国际体系能随世界形势变化而稍作改变;但美国希望中国纳入全球战略,中国应通过对自身的调整而更加适应这个体系。

共命运:同一个世界,分享未来

冯稼时表示,在新形势下,中国和美国的“梦想”和期许虽然有所不同,但两国毕竟同在一个地球上,共享一个未来。美中关系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对于双方以及其他多个“第三国”来说也更加重要。两国各自不同的选择都会影响共同的命运。美中两国目前正处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正是两国不容忽视的“异梦”。但是,无论对美中关系持乐观论调的人还是悲观者,都不得不承认美中两国“在一条船上”。

美中两国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希望国际体系的改革,也比任何时候都希望世界上的更多人从发展中受益;虽然两国的出发点略有不同:美国更多出于公益目的,而中国则是希望世界更加多元化、国际规则更加公平。

总之两国共同面临21世纪的挑战,共享未来,都受新技术、天气变化等的影响很大。两国也互相需要,各自对自身的管理也对对方有深厚的潜在影响。

“关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应当感谢中国的领导作用,应当问一声‘需要我们帮什么忙’,而不是去反对,让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中国牵头的亚投行对立起来。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很大资本投入,中国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是件好事。”这是冯稼时今天举的最后一个例子。

© San Diego Chinese America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

Free Joomla! templates by Engine Templates